大一班班活动记录表 | |
阶段性活动背景 | 《指南》指出:“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不断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有一天,赵老师带来了几个发芽的土豆,打算种在种植园,小朋友们看到了这些土豆,引发了一连串的提问,“老师老师,这土豆是用来干嘛呀?”“老师老师,这土豆上面长了什么啊”“老师,它还能吃吗?”...孩子们对这些发了芽的土豆特别感兴趣,针对他们的各种疑惑,我决定开启我们班的土豆探索之旅。 |
阶段性活动目标 | 1.探索认知土豆的生长过程,通过种植、观察、实验等学习形式,丰富自己关于土豆的认知经验。 2.积极参加各种探究、创造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想法。 3.通过调查、谈话、亲子互动等形式认识土豆的种类,了解其不同的特征。 4.了解土豆的营养成分与人们身体健康的关系,树立不挑食的饮食习惯。 |
生成活动 | 活动名称:土豆生长记 |
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土豆的生长过程以及种类。 2.产生探索土豆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观察力。 | |
二、 活动准备: 1.土豆的生长过程PPT。2.土豆若干。 | |
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土豆又和我们见面了,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你们知道土豆是怎么长出来的吗?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土豆的世界,看看它是怎么生长的。 二、欣赏课件,了解土豆的生长过程。 1.欣赏课件,了解土豆的播种过程。 (1)土豆发芽。看看土豆的`芽是在哪里长出来的? (2)土豆的播种。怎么样来播种土豆呢?带有芽的土豆叫“种薯”,切开以后土豆该怎么种呢? 2.继续欣赏课件,了解土豆的生长过程。 (1)土豆发芽。土豆种下去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2)地底下的土豆。地面上土豆的叶子在不断长大,那地底下的土豆在生长吗? (3)观察地底下土豆的生长图片。 (4)土豆开花。你们知道土豆会开花吗?它的花是什么样的?因品种的不同,土豆的花朵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如:白色、紫色等。土豆开花的时候,地下的土豆也在悄悄的长大。 (5)叶子枯萎了。等花凋谢后,土豆的叶子怎样呢?这时候地下的土豆长成什么样了呢? (6)观察地下土豆。 (7)挖土豆。这时候的土豆已经长大了,可以挖出来吃了。因为土豆是长在地下的,又多,所以要用工具挖出来,用手是拔不出来的哦。瞧,个头多大,肯定很鲜嫩 3.小结。 现在我们知道土豆是怎么长成的吧。先要等它发芽,然后用刀切成几块,种在地下。接着它会发芽,长出叶子,然后开花,等花朵凋谢后叶子会慢慢枯萎,这个时候就可以去挖土豆了。 三、观看图片,了解,土豆的种类 1.我们平时看见的土豆是什么样的?其实土豆有很多种类,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样的。 2.观察不同种类的土豆图片。 四、活动延伸 准备一个容器,里面乘1-2厘米的水,将土豆放在水里,观察土豆的变化。 | |
活动照片 | |
观察记录 | 自从土豆种下地后,只要有空大家都想着要来看土豆、给土豆浇水、拔草、松土,因为他们有了新的期待,那就是土豆什么时候发芽。今天散步时我们又来看土豆。一进园,孩子们就叽叽喳喳的谈论起来。 沁沁说:“哎呀,快来看,这些菜叶都没了?” 到底是谁干的?孩子们立刻猜测起来。 文文猜是树上的鸟吃的。 安安猜会不会是小班的弟弟妹妹摘的? 妍妍猜有可能是中班养的兔子跑来吃了? 这几天那只兔子都不在窝里,我刚才还去看过。 一天区域游戏时,昊泽喊:“啊!我看到兔子又跑进菜地吃菜了!”他这一声喊,几个小朋友都挤在玻璃窗前往菜地望。陈陈说:“还真是那只兔子干的好事啊!”洋洋赶紧从科学区拿起我放的一个旧手机对着兔子就拍照:“哼,这就是他吃菜的证据,让我抓住啦!” |
阶段性活动反思 |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创造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从而体现了《纲要》中所规定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的思想。例如,认识小麦时,先让幼儿主动去观察;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麦的生长过程时也充分尊重幼儿个体独特的表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