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南京市江宁区麒麟同舟路幼儿园- - - - - - -
麒麟同舟路幼儿园个人课题申报方案
课题名称: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对于自然材料使用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界定
1.核心概念和关键词界定
户外探究区:教师依据具体活动目标与儿童发展目标,在进一步遵循儿童发展水平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儿童的实际兴趣,开辟出户外探索区域,并创设各种户外探索活动,提供在户外探索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幼儿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内容与材料,并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知识经验的构建,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
自然材料:来源于大自然中的材料,如树叶、树枝、树皮、花瓣、果实、种子,石头、泥沙等。自然材料具有一定的潜在利用价值,它们便于幼儿操作,容易引发幼儿的联想与创造,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游戏探索能力发展。
策略研究:所谓策略,就是指处置相关人和事物利害冲突的方法。明确策略的定义,让我们对策略有了基本的认识,便于深入研究其制作和应用。策略从方法入手,其终端是开放自由的。除了对接和处置,策略几乎没有什么独特的规则。策略接入什么平台,就应用什么规则。
2.课题名称解读
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对自然材料使用的策略研究:户外探究区可以让孩子们亲身感受科学的神奇美妙,萌发对科学的喜爱之情,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但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活动材料多以教师投放的低结构材料为主,缺少对自然材料的使用。如何挖掘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户外探究区自然材料非常重要。此项研究志在帮助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选择合适自然材料;培养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使用自然材料的意识;提升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对自然材料的操作能力。针对现状,研究和实践,通过观察需求,深入探究,及时引导,活动评价等策略促进大班幼儿在户外区对自然材料的使用。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深入开展和幼儿户外综合大活动的时长、次数的增加,原来室内的科学活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对科学探究的欲望了。幼儿的科学活动走进户外活动、融入户外活动是势在必行的。户外探究区亲身感受科学的神奇美妙,萌发幼儿对科学 的喜爱之情,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但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活动材料多以教师投放的低结构材料为主,缺少对自然材料的使用。如何挖掘符合大班年龄特点的户外探究区自然材料非常重要。基于上述现象,本课题研究将以自然材料为切入点,进一步总结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中活动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阻碍因素,并最终落实到推动幼儿全方位发展上来。
2.研究意义
(1)自然材料具有一定的潜在利用价值
它们便于幼儿操作,容易引发幼儿的联想与创造,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游戏探索能力发展。比起教师投放的材料更能让幼儿亲近大自然。也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2)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在幼儿园户外探究活动的开展中,很多教师缺少指导户外探究活动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开展的活动不知道采用何种方法,以自我教学经验为依据。 在活动中教师介入过于频繁,对活动目标的针对性不强。教师干预时间过长,范围过广。指导方法不当。而在指导策略上,教师成为户外探究活动的导演者。有的教师则是放养教学。有些户外探究活动的时间短,形式单一,材料简单,更是缺失对自然材料的使用,使得幼儿对活动丧失兴趣。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教材”,自然材料更是必不可少的。
三、研究目标
1.优化我园户外探究活动环境,挖掘符合大班幼儿的户外探究区自然材料。
2.构建促进大班幼儿在户外研究区对自然材料使用的教学策略,并形成活动设计、活动教学以及活动策略等基本的操作步骤。
3.在促进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对自然材料使用的教学策略的构建与不断完善户外探索区活动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技能,打造幼儿园户外探索区教学特色。
四、研究内容
1.当前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缺失对自然材料使用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症结。
2.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缺失对自然材料的使用是如何形成的。
通过梳理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对自然材料使用的概念、基本特征以及具体实施过程,进一步构建幼儿户外探索区使用自然材料的一般过程。
3.促进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对自然材料使用的活动设计研究
着重研究主要问题互动导学设计,基于幼儿园户外探索区活动设计研究,有利于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对自然材料使用的结构化学习活动设计研究。
4.促进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对自然材料使用的活动策略研究
注重研究提升师生表达与倾听能力,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有利于促进中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对自然材料使用的合作教学策略研究,营造积极的户外学习文化活动。
五、研究步骤与安排(含研究步骤、研究方法、研究措施、阶段性成果等)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2年3月至2022年6月)
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落实开题任务。
调整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2年7月—-2024年11月)
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分析与梳理中班幼儿在户外探索区对自然材料使用所存在的问题,并初步了解其的理论成果,重点分析当前幼儿在户外探究区缺失对自然材料使用的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
构建促进幼儿在探究区对自然材料灵活使用的教学策略,形成活动设计、活动教学以及活动评价的基本操作细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4年11月—-2025年3月)
注重收集课题研究资料,完成结题报告,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书籍、报刊等途径及搜集资料,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与分析,从而获得最新研究资料,扩展课题研究视野,保证课题研究的创新性与前瞻性。
2.调查研究法
站在深度学习理念的基础上设计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幼儿的深度学习能力,并发现在户外探索区中深度学习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具体的问题改进方法,为教师的后续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
3.行动研究法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效果的可行性,并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参加多种科研活动,并定期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败,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落实到实际研究中,一边进行行动,一边进行完善,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有效落实。
六、研究的条件与预期成果
1.研究条件
(1)本人目前任小班下学期,课题研究最关键的2023-2024年任教大班,教园所为科学特色园且户外探究区自然材料丰富。自身条件对于课题的研究非常吻合,并积累了大量的课题研究资源,为本课题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园内的户外探究区自然材料丰富,幼儿的选择性多,能帮助研究较好的开展,对于研究的开展能给予很好的支持。
(2)本课题研究获得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并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与物力支持。
2.研究预期成果
(1)有关“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对于自然材料使用的策略研究”成果资料或案例。
(2)有关于“大班幼儿在户外探究区对于自然材料使用的策略研究”论文发表或获奖。
(3)有课题相关教养笔记。
(4)课题研究报告。
- - - - - - -南京市江宁区麒麟同舟路幼儿园- - - - - - -
上一篇:滑滑梯的新玩法~
下一篇:个人课题过程性材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