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焦虑类型。幼儿刚入园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这是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换过程中的重要体验。家长应多关注幼儿入园状态,并采取一定措施缓解幼儿分离焦虑。
1.为幼儿创设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性不强。因此,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家长可以在幼儿两岁后,多带他们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接触同年龄段的小朋友,给予幼儿更多与同龄人互动的机会。另外,家长可以在确保幼儿安全的情况下,让幼儿单独处于他们熟悉的环境中,训练幼儿独立能力,避免幼儿入园后出现分离焦虑。
2.与幼儿一起熟悉了解幼儿园。在正式入园前,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参加幼儿园一日活动,让他们提前感受幼儿园活动的乐趣,避免陌生的环境对幼儿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针对部分分离焦虑较为严重的幼儿,家长可以在教师同意的情况下,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内陪伴幼儿共同熟悉了解周围环境。
3.聆听幼儿分享在园活动。强化幼儿愉快的经历可以提高他们对这项活动的参与度。幼儿回家后,家长可以选择性地帮助幼儿回忆在幼儿园的愉快活动内容,不断强化幼儿的愉快经历,与幼儿一起讨论在幼儿园的收获,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入园观念。
4.积极的家园共育行为。近年来,家园共育教学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学前教育领域中。幼儿的发展是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努力的结果。积极的家园共育行为,需要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家长作为幼儿的主要陪伴者,更容易发现幼儿变化。家长应积极与教师沟通,分析幼儿变得焦虑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共同商讨合适的解决方案。例如:当孩子有较严重的分离焦虑时,家长需要与教师积极沟通,选择合适的方式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可以在教师同意的情况下,为孩子准备一个他熟知的、信赖的物品。另外,家长可以跟幼儿约定好时间,比如放学后会马上接孩子回家等约定,让幼儿知道分离只是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