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正文

小班数学活动
发布者:李晓韦   发布时间:2023/2/24 15:42:14   浏览次数:667

《三只小熊的早餐》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

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导语: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

2.哪知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

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个是

1号瓶……

3.几号瓶给熊爸爸吃?为什么?几号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几号瓶给熊妈妈?为什么?

4.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

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

1.引导语: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

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

2. 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人是讲胖的,玉米要讲粗(动作提示),慢慢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

小结: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

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他们是这么分的: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2.幼儿复述要求:他们是怎么分的?

3.幼儿走到桌边进行操作活动。

教师重复讲述要求: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

4.幼儿带着自己的操作卡回到座位上

5.评价。